2023-05-06 21:22:26
浏览:
报关是指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向海关办理申报手续并接受海关监管,履行各项法定义务的过程。进出口报关流程有:
1、货物到港前,进口商应将货物运至机场、码头、车站或其他指定地点,办理提箱手续,并领取海关签发的提箱单;
2、货物到港后,进口商应立即凭海关填制的提箱单将货物运至港口码头堆存;
3、将海关所需的单证送到指定地点办理海关手续;
4、在货物到达后,进口商应立即凭所填制的报关单据到指定地点办理报关手续。当报关单上的内容与实际货物一致时,海关就会给进口商放行,并签发报关通关单;
5、进口商凭关税单和海关放行通知书到指定地点领取商品。
查验是指海关根据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境物品所有人或者代理人的申请,对进出口货物和运输工具以及相关物品进行查验,以确定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行为。海关根据贸易性质、运输工具进出境次数以及货物的危险性等,对进出口货物和运输工具实施不同的监管方式,并对某些特定的进出口货物实行查验制度。
一般情况下,查验不是对进口货物实施,而是对出口货物或进口运输工具实施的。
1、当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时,海关监管人员将对货物进行查验,并在《进口货物报关单》上加盖放行章。
2、货物放行后,海关监管人员将向托运人签发《海关监管货物开箱单》(简称《报关单证》),并在《报关单证》上加盖放行章。
3、海关监管人员将对进口货物进行查验,如发现有问题将对货物进行处理。
审价是指海关根据进出口货物的价格、性质、数量、重量、包装、运输等因素,运用科学的方法,审查确定该进出口货物的成交价格。
海关在计算完税价格时,应以完税价格为基础,同时考虑下列因素:
1.进口货物的数量、重量;
2.进口货物的价格或其任何组成部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规定,海关对进出口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海关监管货物在监管期间,未经海关许可,不得擅自转让、出租、抵押或移作他用。
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在货物放行前向海关申报。海关可以要求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提供担保,经海关同意后,方可放行货物。否则,海关有权对进出口货物不予放行。
进出口货物放行后,如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原因致使原申报的数量、重量、品质等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当事人应当向海关书面申请补充申报。补充申报应当在原申报数量、重量、品质等符合实际情况的范围内,并缴纳相应的税款和费用。
1、货物到达码头后,由收货人或其代理人提货,并与发货人签署提货单。
2、收货人或其代理人提货时,必须将货物交给收货人,并出示正本提单或电放提货通知书,同时交清所需费用。
3、收货人或其代理人不能直接将货物交给收货人。如果是私人物品,收货人必须在提货时提供一份文件,说明其身份、姓名、地址及所要送的东西。如果是公司,则需要提供提单或发票及有关文件。
4、在海关规定的时间内凭海关放行通知提货。
5、如货由托运人托运,应向托运人询问是否需要办理熏蒸手续,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费用和麻烦。
6、海关放行后,如有疑问应及时与海关联系。